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刚刚中国虾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4-04-09 |   作者: 企鹅电竞网页版网址

  把脉工厂化养虾,为打造现代化对虾产业建言献策。10月17日下午,对虾工业化养殖科学技术创新联盟(下称“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山东东营隆重召开。该联盟的多家成员单位、企业代表超过150人参加。

  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指出,联盟自从去年成立取得了不少成果,推动联盟工作务实开展,联盟理事会拟成立装备、智能化、水环境、节能应用、种苗、投入品、病害防控、工艺、标准共计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

  为更好地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会议现场,联盟对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做了现场授牌。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代表进行了发言。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为推动对虾工业化养殖创新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也给联盟下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代表设施装备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装备技术改造工业化养殖基础环境的方案探讨》报告,报告主要对源水处理方案与装备技术、尾水处理与部分利用方案与装备技术、水质生化加成控制方案与装备技术进行了阐述。

  “与养鱼相比,信息技术不仅在对虾养殖方面的应用偏少,而且层次也较低。”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维钊表示,对虾智能化养殖缺乏数据数据支持,是当前制约养殖智能化的基础性问题。要实现养虾业智能化发展,必须获取高质量的生物表现信息。

  李维钊表示,信息技术的跨界应用,要考虑到工艺、环境适应性与经济等问题。未来要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和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解决对虾产业的需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家松,介绍了我国两种主流的对虾工厂化养殖水质管理技术的改进点。一是半流水式工厂化养殖,因山东北部的黄渤海地区多使用地下水养殖,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高,未来将探索微生态制剂在水质调控中的使用、探索生物絮团培育和探索生物絮团+循环水的养殖工艺;二是全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他强调要探索经济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和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

  节能应用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曲克明及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代表着重探讨了一些节能设备的应用场景及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在众多水产养殖温控产品的实践应用中,海水源热泵在海水养殖中表现最为突出,未来海水热源在如何再提升热能的利用率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种苗是工业化养虾的生产资料,只有育种、育苗和养殖产业链上下承接,才能把种苗工作做好。”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超从种、水、饵、菌、检、智、管等七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白虾SPF种苗健康繁育的新体系。他认为,对于苗企来说,智能化是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东营正大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波代表投入品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题为《工业化对虾养殖投入品介绍》报告,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组如何通过种种工艺保证养殖用水、对虾苗种、饲料产品、动保产品等投入品的安全性。在工业化对虾养殖中,应全程控制投入品质量,实现生产闭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利代表的病害防控专业方面技术组介绍了2021年1-10月虾类流行病基本情况与防控方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覆盖地区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分析了10种虾类常见病原的流行情况。通过病原阳性检出情况发现,在该时段工厂化养虾发病率较低,土塘发病率较高,总体评估发病形势有好转趋势,应通过在设施和管理上执行一整套措施,降低病原的传入,定植和扩散风险,实施工业化养殖生物安保。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指出,当前养虾在管理、标准、数字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这是虾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需从养殖标准、工艺、数字化应用与自动化装备等方面发力。未来,将围绕机制建设、典型示范、调研分析、成果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

  铭治集团总裁张伟: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对虾工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发展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滨:建议 政府在大型渔业园区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允许园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增值等。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平:近年来虾苗行业正在变化,如很多大企业来北方建厂育苗,传统的北苗南育局面有所转变。

  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健:希望行业在智能化、工厂化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满足工厂化养殖需求的同时减少相关成本,在将来做到以工厂化代替人力。

  当天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评价与示范处处长陈学洲、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宋协法、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刘增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建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万夕和、江苏海洋大学教授阎斌伦、浙江大学教授李建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文、朱建新,恒兴股份副总裁欧阳艳、副总裁陈堪凤,海博集团董事长何立发、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肇剑、青岛卓越海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锋、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贺、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学忠、江苏光亚水产集团董事长朱世明、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副主编苏若晶等。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为了推广优质大闸蟹品牌,作为水产专业领军媒体,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打造出承载面更广更全的公域品牌“中华好蟹”,自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寻找中华好蟹“已成为行业标杆活动,得到行业人士广泛认同。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将继续充分的发挥专业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知名科研院校、权威检验测试机构、影响力行业组织等,继续“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公益活动,围绕“好苗+好水+好料+好管理=好蟹”,策划事件营销,寻找各大主产区优质河蟹养户,树立高品质高效益的典型;探访崇明、启东、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基地,走访全国河蟹主产区扣蟹、成蟹养殖塘口及规模化养殖场,强化业内对品牌蟹苗的认识,建立好蟹苗标准,树立产业新榜样,从源头上推动中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线上启动“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活动,设计创意广告与 H5 在朋友圈刷屏、制作抖音、快手视频、发布微信广告等,持续在线上发酵,最大限度覆盖河蟹主产区从业者。

  制作活动旗、横幅、海报等,内容元素包括“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主题等内容,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调研团走访、直播大眼幼体繁育基地,扣蟹养殖基地、成蟹养殖基地等,持续保持活动热度;走访调研结束后,“农财宝典水产版”、“蟹行家”微信平台推送有关报道,报道形式图文并茂,同时嫁接走访单位经营理念等内容。

  11月,在河蟹主产区江苏举办2021’中华好蟹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论坛,同期发布《2021中国河蟹最佳种质奖》、《2021中国好蟹苗品牌》、 《2021中国好蟹苗扣蟹养殖基地十强》、《育苗匠》、《养蟹匠》、《中国河蟹饲料品牌(育苗料、发酵料、成蟹料)》、《2021中国河蟹全产业链调研报告》等。

  利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资源,打造一个大闸蟹线上展览会,开设专家团、供货团、采购团,通过图文报道、政策解读、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闸蟹,打通养殖端—流通端—消费端。拟在大国渔业抖音小店上开设“中华好蟹”专栏店铺。“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成员优先进驻。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蟹行家等多个微信平台、抖音、快手、报纸、杂志多位一体报道

  ▶▷从种、苗、养、投入品、渔机、加工等,寻找全产业链贡献企业、组织、个人

返回列表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09

  把脉工厂化养虾,为打造现代化对虾产业建言献策。10月17日下午,对虾工业化养殖科学技术创新联盟(下称“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山东东营隆重召开。该联盟的多家成员单位、企业代表超过150人参加。

  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指出,联盟自从去年成立取得了不少成果,推动联盟工作务实开展,联盟理事会拟成立装备、智能化、水环境、节能应用、种苗、投入品、病害防控、工艺、标准共计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

  为更好地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会议现场,联盟对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做了现场授牌。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代表进行了发言。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为推动对虾工业化养殖创新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也给联盟下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代表设施装备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装备技术改造工业化养殖基础环境的方案探讨》报告,报告主要对源水处理方案与装备技术、尾水处理与部分利用方案与装备技术、水质生化加成控制方案与装备技术进行了阐述。

  “与养鱼相比,信息技术不仅在对虾养殖方面的应用偏少,而且层次也较低。”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维钊表示,对虾智能化养殖缺乏数据数据支持,是当前制约养殖智能化的基础性问题。要实现养虾业智能化发展,必须获取高质量的生物表现信息。

  李维钊表示,信息技术的跨界应用,要考虑到工艺、环境适应性与经济等问题。未来要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和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解决对虾产业的需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家松,介绍了我国两种主流的对虾工厂化养殖水质管理技术的改进点。一是半流水式工厂化养殖,因山东北部的黄渤海地区多使用地下水养殖,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高,未来将探索微生态制剂在水质调控中的使用、探索生物絮团培育和探索生物絮团+循环水的养殖工艺;二是全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他强调要探索经济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和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

  节能应用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曲克明及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代表着重探讨了一些节能设备的应用场景及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在众多水产养殖温控产品的实践应用中,海水源热泵在海水养殖中表现最为突出,未来海水热源在如何再提升热能的利用率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种苗是工业化养虾的生产资料,只有育种、育苗和养殖产业链上下承接,才能把种苗工作做好。”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超从种、水、饵、菌、检、智、管等七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白虾SPF种苗健康繁育的新体系。他认为,对于苗企来说,智能化是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东营正大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波代表投入品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题为《工业化对虾养殖投入品介绍》报告,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组如何通过种种工艺保证养殖用水、对虾苗种、饲料产品、动保产品等投入品的安全性。在工业化对虾养殖中,应全程控制投入品质量,实现生产闭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利代表的病害防控专业方面技术组介绍了2021年1-10月虾类流行病基本情况与防控方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覆盖地区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分析了10种虾类常见病原的流行情况。通过病原阳性检出情况发现,在该时段工厂化养虾发病率较低,土塘发病率较高,总体评估发病形势有好转趋势,应通过在设施和管理上执行一整套措施,降低病原的传入,定植和扩散风险,实施工业化养殖生物安保。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指出,当前养虾在管理、标准、数字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这是虾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需从养殖标准、工艺、数字化应用与自动化装备等方面发力。未来,将围绕机制建设、典型示范、调研分析、成果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

  铭治集团总裁张伟: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对虾工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发展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滨:建议 政府在大型渔业园区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允许园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增值等。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平:近年来虾苗行业正在变化,如很多大企业来北方建厂育苗,传统的北苗南育局面有所转变。

  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健:希望行业在智能化、工厂化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满足工厂化养殖需求的同时减少相关成本,在将来做到以工厂化代替人力。

  当天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评价与示范处处长陈学洲、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宋协法、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刘增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建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万夕和、江苏海洋大学教授阎斌伦、浙江大学教授李建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文、朱建新,恒兴股份副总裁欧阳艳、副总裁陈堪凤,海博集团董事长何立发、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肇剑、青岛卓越海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锋、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贺、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学忠、江苏光亚水产集团董事长朱世明、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副主编苏若晶等。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为了推广优质大闸蟹品牌,作为水产专业领军媒体,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打造出承载面更广更全的公域品牌“中华好蟹”,自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寻找中华好蟹“已成为行业标杆活动,得到行业人士广泛认同。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将继续充分的发挥专业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知名科研院校、权威检验测试机构、影响力行业组织等,继续“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公益活动,围绕“好苗+好水+好料+好管理=好蟹”,策划事件营销,寻找各大主产区优质河蟹养户,树立高品质高效益的典型;探访崇明、启东、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基地,走访全国河蟹主产区扣蟹、成蟹养殖塘口及规模化养殖场,强化业内对品牌蟹苗的认识,建立好蟹苗标准,树立产业新榜样,从源头上推动中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线上启动“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活动,设计创意广告与 H5 在朋友圈刷屏、制作抖音、快手视频、发布微信广告等,持续在线上发酵,最大限度覆盖河蟹主产区从业者。

  制作活动旗、横幅、海报等,内容元素包括“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主题等内容,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调研团走访、直播大眼幼体繁育基地,扣蟹养殖基地、成蟹养殖基地等,持续保持活动热度;走访调研结束后,“农财宝典水产版”、“蟹行家”微信平台推送有关报道,报道形式图文并茂,同时嫁接走访单位经营理念等内容。

  11月,在河蟹主产区江苏举办2021’中华好蟹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论坛,同期发布《2021中国河蟹最佳种质奖》、《2021中国好蟹苗品牌》、 《2021中国好蟹苗扣蟹养殖基地十强》、《育苗匠》、《养蟹匠》、《中国河蟹饲料品牌(育苗料、发酵料、成蟹料)》、《2021中国河蟹全产业链调研报告》等。

  利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资源,打造一个大闸蟹线上展览会,开设专家团、供货团、采购团,通过图文报道、政策解读、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闸蟹,打通养殖端—流通端—消费端。拟在大国渔业抖音小店上开设“中华好蟹”专栏店铺。“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成员优先进驻。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蟹行家等多个微信平台、抖音、快手、报纸、杂志多位一体报道

  ▶▷从种、苗、养、投入品、渔机、加工等,寻找全产业链贡献企业、组织、个人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09

  把脉工厂化养虾,为打造现代化对虾产业建言献策。10月17日下午,对虾工业化养殖科学技术创新联盟(下称“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山东东营隆重召开。该联盟的多家成员单位、企业代表超过150人参加。

  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指出,联盟自从去年成立取得了不少成果,推动联盟工作务实开展,联盟理事会拟成立装备、智能化、水环境、节能应用、种苗、投入品、病害防控、工艺、标准共计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

  为更好地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会议现场,联盟对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做了现场授牌。9个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代表进行了发言。各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为推动对虾工业化养殖创新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也给联盟下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倪琦代表设施装备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装备技术改造工业化养殖基础环境的方案探讨》报告,报告主要对源水处理方案与装备技术、尾水处理与部分利用方案与装备技术、水质生化加成控制方案与装备技术进行了阐述。

  “与养鱼相比,信息技术不仅在对虾养殖方面的应用偏少,而且层次也较低。”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维钊表示,对虾智能化养殖缺乏数据数据支持,是当前制约养殖智能化的基础性问题。要实现养虾业智能化发展,必须获取高质量的生物表现信息。

  李维钊表示,信息技术的跨界应用,要考虑到工艺、环境适应性与经济等问题。未来要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和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解决对虾产业的需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主任张家松,介绍了我国两种主流的对虾工厂化养殖水质管理技术的改进点。一是半流水式工厂化养殖,因山东北部的黄渤海地区多使用地下水养殖,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高,未来将探索微生态制剂在水质调控中的使用、探索生物絮团培育和探索生物絮团+循环水的养殖工艺;二是全循环式工厂化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他强调要探索经济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和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

  节能应用专业方面技术组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曲克明及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代表着重探讨了一些节能设备的应用场景及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在众多水产养殖温控产品的实践应用中,海水源热泵在海水养殖中表现最为突出,未来海水热源在如何再提升热能的利用率方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种苗是工业化养虾的生产资料,只有育种、育苗和养殖产业链上下承接,才能把种苗工作做好。”青岛海壬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超从种、水、饵、菌、检、智、管等七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白虾SPF种苗健康繁育的新体系。他认为,对于苗企来说,智能化是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东营正大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波代表投入品专业方面技术组做了题为《工业化对虾养殖投入品介绍》报告,着重介绍了该技术组如何通过种种工艺保证养殖用水、对虾苗种、饲料产品、动保产品等投入品的安全性。在工业化对虾养殖中,应全程控制投入品质量,实现生产闭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利代表的病害防控专业方面技术组介绍了2021年1-10月虾类流行病基本情况与防控方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覆盖地区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分析了10种虾类常见病原的流行情况。通过病原阳性检出情况发现,在该时段工厂化养虾发病率较低,土塘发病率较高,总体评估发病形势有好转趋势,应通过在设施和管理上执行一整套措施,降低病原的传入,定植和扩散风险,实施工业化养殖生物安保。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指出,当前养虾在管理、标准、数字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这是虾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需从养殖标准、工艺、数字化应用与自动化装备等方面发力。未来,将围绕机制建设、典型示范、调研分析、成果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

  铭治集团总裁张伟: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对虾工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发展缺乏一定的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滨:建议 政府在大型渔业园区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允许园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增值等。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平:近年来虾苗行业正在变化,如很多大企业来北方建厂育苗,传统的北苗南育局面有所转变。

  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健:希望行业在智能化、工厂化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满足工厂化养殖需求的同时减少相关成本,在将来做到以工厂化代替人力。

  当天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评价与示范处处长陈学洲、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宋协法、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刘增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建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万夕和、江苏海洋大学教授阎斌伦、浙江大学教授李建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文、朱建新,恒兴股份副总裁欧阳艳、副总裁陈堪凤,海博集团董事长何立发、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翠红、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肇剑、青岛卓越海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锋、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贺、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学忠、江苏光亚水产集团董事长朱世明、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水产版副主编苏若晶等。

  本期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为了推广优质大闸蟹品牌,作为水产专业领军媒体,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打造出承载面更广更全的公域品牌“中华好蟹”,自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寻找中华好蟹“已成为行业标杆活动,得到行业人士广泛认同。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将继续充分的发挥专业媒体的导向引领作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知名科研院校、权威检验测试机构、影响力行业组织等,继续“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公益活动,围绕“好苗+好水+好料+好管理=好蟹”,策划事件营销,寻找各大主产区优质河蟹养户,树立高品质高效益的典型;探访崇明、启东、如东、射阳蟹苗繁育基地,走访全国河蟹主产区扣蟹、成蟹养殖塘口及规模化养殖场,强化业内对品牌蟹苗的认识,建立好蟹苗标准,树立产业新榜样,从源头上推动中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支持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大粤网、南方周末、今日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抖音、快手、新华网、人民网……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线上启动“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活动,设计创意广告与 H5 在朋友圈刷屏、制作抖音、快手视频、发布微信广告等,持续在线上发酵,最大限度覆盖河蟹主产区从业者。

  制作活动旗、横幅、海报等,内容元素包括“寻找中华好蟹&中华好蟹苗”主题等内容,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调研团走访、直播大眼幼体繁育基地,扣蟹养殖基地、成蟹养殖基地等,持续保持活动热度;走访调研结束后,“农财宝典水产版”、“蟹行家”微信平台推送有关报道,报道形式图文并茂,同时嫁接走访单位经营理念等内容。

  11月,在河蟹主产区江苏举办2021’中华好蟹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河蟹全产业链高端论坛,同期发布《2021中国河蟹最佳种质奖》、《2021中国好蟹苗品牌》、 《2021中国好蟹苗扣蟹养殖基地十强》、《育苗匠》、《养蟹匠》、《中国河蟹饲料品牌(育苗料、发酵料、成蟹料)》、《2021中国河蟹全产业链调研报告》等。

  利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媒体资源,打造一个大闸蟹线上展览会,开设专家团、供货团、采购团,通过图文报道、政策解读、视频直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闸蟹,打通养殖端—流通端—消费端。拟在大国渔业抖音小店上开设“中华好蟹”专栏店铺。“中国大闸蟹千亩养殖基地联盟”成员优先进驻。

  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蟹行家等多个微信平台、抖音、快手、报纸、杂志多位一体报道

  ▶▷从种、苗、养、投入品、渔机、加工等,寻找全产业链贡献企业、组织、个人